學生時代就有個夢想,有一天,背著背包,漫步在歐洲小城的古道上,體會每一座城堡和教堂的悠遠和肅穆,探尋每一塊磚石背后銘刻的歷史,終于,在2010年深秋,有幸隨集團反芻事業(yè)線考察團赴荷蘭、比利時、德國學習,每一天、每一站,宛如初生嬰兒般在汲取和收獲,在如絲的細雨中,游走在童話般的田園和城鎮(zhèn),感受著歐洲農牧業(yè)的高度發(fā)達,體驗著國際化大都市的流光魅影,回味著古老而經典的宗教故事,歷史、文化、建筑、國民素質、生態(tài)環(huán)境、甚至美食、趣事……種種均在意料之中,卻超乎想象之外,此行,真不愧為一場“童話之旅”。
經過10個多小時的飛行,飛機著陸在阿姆斯特丹機場,一行人看似淡定,實則激動萬分,我們終于踏上了向往已久的歐洲土地。
工作行程
第 一天,我們的行程就是拜訪De Heus公司總部。從賓館大約1個半小時車程,我們到達了Eda——De Heus總部所在地。這是一幢以暗紅色為主色調的四層建筑,門口很低調地飄著公司的旗子,可當走進去,跳躍而鮮明的色彩立即讓我們眼前一亮,以De Heus標識綠為主色調的一樓大廳,以藍、粉紅、紫、紅、橙色等不同色彩為主題的會議室、公共辦公區(qū),無處不在彰顯著一種活力和熱情。右轉步入樓梯,才發(fā)現均為木質結構,且中間還鏤空,環(huán)保和節(jié)約的概念呼之欲出。一到三層的辦公區(qū)風格很一致,配置規(guī)整的辦公區(qū)、茶水間,白墻藍毯的走廊墻壁上到處掛著畫作,每個可供會議、待客和休息用的桌子上都擺放著精致的咖啡具,唯有四樓是以深灰色為主題,顯得大氣而凝重,墻上和房間里擺放的藝術品更為獨特,應該都是高層的辦公區(qū)。
在四樓的會議室,Co de heus先生向我們做了詳細的公司介紹,下午,還專門安排我與De Heus人力資源一位負責人,Mrs. Marjon Derksen做了交流。盡管之前已經對De Heus公司有一定了解,但是一番交談下來,這個國際性企業(yè)的蓬勃發(fā)展,其家族的悠久歷史和經營者的進取精神,公司運轉的有序和高效,所有員工的友善與熱情,更令我們加深了敬佩之情。
De Heus公司的總部是集團管理的核心,是centre of excellence(精英中心),所有國際擴張的經營策略、投資方案、管理思想和模式都源自于這里,各下屬的分公司基本都以生產為主,總經理的主要職責也是生產的監(jiān)督與管理,銷售、研發(fā)、技術配方等方面,都由總部統(tǒng)一完成,而每個生產廠都極其機械化和高效,從原料裝卸到成品出庫,生產全過程均機械化操作,一個年產27萬噸的工廠,生產設備使用30年之久仍運轉良好,全員只有21人,其中包括11人的生產隊伍,所有人員都訓練有素。De Heus公司人員穩(wěn)定性較高,且荷蘭社會保障體系健全,故在人力資源管理上也較國內少了很多人事基礎流程辦理的環(huán)節(jié),全集團近600名員工,人力資源工作者只有6人,讓我不得不驚嘆于他們的高效率。在原料及成品的分析化驗領域,De Heus與有80年歷史的BLGG公司合作,對方擁有的龐大數據庫和全球網絡數據作業(yè)系統(tǒng),幫助De Heus公司在波蘭等地的分公司都能對成品及原料進行實時分析、化驗、比對,從而得出精準的結論。
在德國漢諾威,我們還參加了Eurotier展會,這是擁有近20年歷史的全球畜牧業(yè)盛會,涉及領域包括畜牧業(yè)發(fā)展趨勢、前沿的機械設備、動物(牛、豬、家禽、羊、水產等)以及畜牧管理和服務等。本次展會參展企業(yè)來自于全球46個國家和地區(qū),同時也吸引了全世界近13萬的參觀者。我們的團員均為集團反芻事業(yè)線的管理者,所以我們簡單環(huán)顧便直奔主題,進入了27號館。剛進大門,一股草的清香就撲鼻而來,呵,我們仿佛進入了一家集中了全世界優(yōu)良品種奶牛的大牧場!地面上鋪滿了木屑和草屑,踩上去軟軟的,黑白花、黃白花的體型巨大的奶牛分不同品種安然地臥在漂亮的圈舍里,身著背帶褲的金發(fā)男孩和女孩像照顧自己的孩子一樣細心地幫奶牛刷毛、做清潔、添加飼草,人和動物在田園情致中保持著一種淳樸的和諧。琳瑯滿目、型號體積各異的自動化畜牧設備讓人愛不釋手,幾乎能想象到的任何一種工作,在這里都可以找到機械設備去自動操作。在場館中心還有優(yōu)質高產的奶牛展示臺,像英雄一樣的奶牛分批次緩步走到臺前,大屏幕中播放著她的特寫,主持人用三國語言介紹著她的品種、產量和奶品質量數據……在展館里漫游一整天,收獲的有沉甸甸的技術資料、行業(yè)資訊的大開眼界、國際交流的暢快愉悅、還有就是對我們所從事的行業(yè)的自豪。
名城覽勝
到達荷蘭的第二天正好是周末,按照歐洲人的習慣,周末是不工作的,特別安排我們游覽比利時的安特衛(wèi)普(Antwerpen)。來之前就聽說比利時以巧克力和鉆石聞名,團中便有幾人暗暗打算“出手”購物。
從我們住的賓館,1個多小時車程即可到達安特衛(wèi)普。這個季節(jié)正是歐洲的雨季,一下車,濕潤的空氣撲面而來,行至數百米,我們就到達了安特衛(wèi)普的中心火車站——曾為歐洲具代表性的建筑之一。旁邊就是安特衛(wèi)普動物園——世界上古老的動物園之一,據說里面有四千多種動物,但因為行程較緊,沒能進去一探究竟。這是一個古老而幽靜的城鎮(zhèn),碎石鋪成的街道錯落有致,每一塊躺在那里都有上百年時間了,讓我有些不忍心踩上去。街道被小雨洗涮得一塵不染,時有行人穿過,也偶能看見戴著黑色高帽子的猶太人,兩旁都是三到四層的建筑,明瓦尖頂,透過一家一戶細長而寬敞的窗戶,都可以看到室內的裝飾和陳設十分考究,蕾絲的窗簾、窗臺上的鮮花、餐桌上的燭臺……我們自己裝修房子時追求的那種“歐式風格”在這里才是原汁原味。
已經是早上9點多,但是商店和博物館都要10點才能開門,于是在導游先生的引領下,我們來到了一處咖啡店,品嘗著摩卡、拿鐵還有卡布奇諾,導游向我們介紹今天的行程和關于安特衛(wèi)普的信息。
安特衛(wèi)普是比利時第 一大海港和第二大城市,也是整個歐洲赫赫有名的文化中心,因鉆石而聞名世界500多年,有“鉆石之都”的盛譽,其名字來源于荷蘭語“斷掌(handwerpen)”。傳說古時有個巨人,對過往船只強行征收很高的通行費,不付或付不起的人都要被砍斷手臂扔到河中。后來,有個年輕人戰(zhàn)勝了巨人,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砍掉了這個巨人的手扔到了河中,恢復了斯凱爾特河的通暢。如今在安特衛(wèi)普市中心大廣場(Grote Market)還可以看到一座年輕人將巨人斷掌扔到斯凱爾特河的雕像。安特衛(wèi)普的地標性建筑是圣瑪利亞教堂,是比利時非常大的歌特式教堂,用了近200年才建成。教堂內繁復精細地雕刻著動人的圣經故事,教堂內部為巴洛克風格的裝飾,氣氛相當莊嚴肅穆。教堂兩側陳列著比利時著名畫家魯本斯的畫作,這些價值連城的藝術珍品就近距離地掛在墻上,沒有保安設備、各種柵欄的隔離,巨幅的“耶穌受難記”、“最 后的晚餐”,在搖曳的祈禱燭光映照下,接受著來自世界各地的信徒的瞻仰,即使并不是基督教徒的我,也仿佛在被觸動和啟迪著。
剛剛懷著肅穆的心情走出教堂,來到市政府廣場,眼前便是一派熱鬧景象,原來今天正好是圣尼古拉斯圣誕節(jié)(Saint Nicolas)。在歐洲幾國,每年11月會有人扮演圣誕老人裝扮的圣尼古拉斯,帶著他的黑人隨從彼得乘船到訪各地,乖巧的小孩子就會得到他帶來的禮物,在這一天,到處都是歡聲笑語,大家互贈餅干和巧克力。隨著游行的人群,沿著縱橫交錯的石子路,我們還參觀了魯本斯的故居和幾個很有特色的博物館,好像這座城市從開始存在那一天就做好了準備,要把一切的印記留給子孫后代,各種教堂、博物館、紀念館,到處彌漫著宗教和歷史的氣息,露天雕塑公園里安放著數以百計的精致雕塑作品,圣母像更是佇立在城市的每一個角落,人們相信圣母在守護著這座城市。夜幕悄然降臨,空氣中彌漫著巧克力的甜美,耳畔更環(huán)繞著孩子們的笑聲,我們圍坐在一個比利時傳統(tǒng)餐館的小餐桌旁,品嘗著叫不上來名字的美食,這個夜晚,這些伙伴,這樣的異國情韻,我們都會永遠珍藏在記憶里。
第二個清晨,我們再次滿懷期待地出發(fā)了,今天的目的地是心馳神往許久的阿姆斯特丹。如果說荷蘭的標志是風車、木屐、郁金香,那么阿姆斯特丹的主題詞就是荷蘭的經濟中心、“北方威尼斯”、歐洲文化名城、花卉、紅燈區(qū)。在中心火車站下了車,縱橫交錯的河渠和橋梁立即映入眼簾,穿過膚色各異、穿著時尚的人群,我們在渡口登上了環(huán)城游船。因城市依水而建,平均低于海平面1-5米,所以世世代代的當地人都知道,如果不解決水量疏導、建筑穩(wěn)固和防潮等問題,他們的子孫后代將無法生存,所以城市的建筑幾乎都以涂了黑柏油的木樁打基,以防沉陷,而即使居住在離水面僅幾米的地方,房間內依然舒適干爽,不得不讓人佩服荷蘭人的建筑水平。天空還若有若無地飄著雨絲,河渠壁的石頭、甚至岸邊的樹干都穿了一層青苔的外衣,柔風襲襲,爽而不涼,仿佛伸手就能攥出一把水來。偶爾能看見岸邊的長椅上,看著報紙的老人,和邊喝著外賣咖啡,邊步履匆匆而過的金發(fā)男女。乘船所過之處,兩岸皆是三、四層的傳統(tǒng)風格小樓房,被藍色、綠色和紅色精心地裝飾著,有好多房子上都赫然標示著建成的年代,我們才驚呼,原來好多房子都已有500年的歷史。沿河兩岸還有許多“船屋”,里面生活設施一應俱全,人們過著看似隨波逐流,實則無比愜意自由的生活。
夜晚,華燈初上,在導游先生的引領下,我們帶著些許不安步入了聞名已久的“紅燈區(qū)”。白天恬淡悠然的氣氛蕩然無存,運河兩側的酒吧、咖啡廳和服務性場所都亮起了霓虹,曖昧的燈光融化在水氣氤氳的運河兩旁,渲染著一種紙醉金迷,運河里居然還有成群的白天鵝,舒展著優(yōu)雅的頸子,讓人不禁懷疑,這里到底是天堂還是地獄。運河兩旁狹小的胡同里,膚色各異卻非常美麗的“櫥窗女郎”們或在精心化妝,或在用自己的方式招攬著生意,還有三三兩兩的各國男子,邊說笑邊指指點點。我開玩笑地和團里的兩個女孩說:“可千萬跟上隊伍,要是丟了,就可能永遠迷失在這里,過著暗無天日的生活啦!”她倆都一吐舌頭,隨即背包緊跟。好容易走完了小巷,大家長出一口氣,相視一笑,互相揶揄著告別了“資本主義的腐朽”。
漫步在阿姆斯特丹港口邊,海風席面,回望城內一派歌舞升平景象,越夜越絢爛,不禁感慨這座矛盾的城市,古老而時尚,淳樸而魅惑,注重傳統(tǒng)又兼容并蓄地包容在我們看來不可理解的一切,也許這就是她的魅力所在吧。
田園風韻
如果說歐洲的城鎮(zhèn)留給我們的是歷史的滄桑感、是對時光記憶的銘刻、是交織著文化傳統(tǒng)的繁華與富庶,那么走在歐洲的田園,寧靜、和諧和難以言喻的舒服,便是我們的感受。
清晨走到戶外,濕潤的空氣籠罩田野,觸目可及的地方都是綴滿露珠的、像地毯一般的草地,奶牛和綿羊悠然自得地散步進食,一家一戶的農場主都會把自己的院落和牧場精心打扮過,修剪整齊的灌木錯落有致地圍繞著紅墻紅頂的莊園民居,唯有遠處的風車為這寧靜唯美的畫面增添了靈動的氣息。
我們拜訪的幾家牧場都是家族經營的模式,100多頭奶牛的牧場,父子二人幾乎就可以完成全部的工作,除了飼養(yǎng)奶牛外,有的牧場也經營乳制品制作,顧客在這里可以享受到在超市購買乳制品所體會不到的那份天然和醇正,誰會不喜歡坐在原木打造的鄉(xiāng)間小屋桌前,在上午和煦陽光俯照下,就著紅酒品嘗美味奶酪的愜意時光呢!同時,他們也出租土地給郁金香的種植者,自家擁有的風車除供牧場用外,還可以賣給發(fā)電廠,收入應該是非常豐厚了,讓人羨慕的,還是他們每天的工作狀態(tài),身著背帶褲的老父親在河邊用強力的噴槍清潔著拖拉機,牧羊犬在水花里興奮地搖著尾巴,身強力壯的兒子操作TMR車,把飼草做好后開車通過牛舍料槽,牛兒們便有了新鮮的美餐了;這邊清糞機器人在正在牛舍里盡職盡責地工作著,那邊奶牛一頭接一頭地走進擠奶機器人,罐子里就迅速儲滿了優(yōu)質的牛奶,而且各項數據指標會通過電腦系統(tǒng)網絡傳輸到De Heus公司;下午的休閑時光,牧場主會坐下來品嘗妻子放在籃子里送來的咖啡和甜點……一切的一切,就是讓人感到那樣的舒服和有序,我羨慕歐洲的農民,有一天,在中國,做農民、飼養(yǎng)動物,也會是一件美好而幸福的事情。
如在童話中游走的10天很快過去了,還是在淅淅瀝瀝的小雨中,飛機遠離了阿姆斯特丹。這次旅行發(fā)生了太多的故事,也帶給我們太多的感慨,我們手持地圖,經歷了探險一樣的德國街頭自助旅游;我們從英語不靈光到可以獨自進行購物和通過海關的手續(xù)辦理;我們在荷蘭小鎮(zhèn)餐館就餐時了解了其二戰(zhàn)期間救護傷員的英勇歷史;我們領略了國際化大都市街頭表演者的行為藝術;我們同十幾歲就來到荷蘭闖蕩的溫州餐館老板在燭光下把酒言歡;我們也拜訪了Henk de heus先生和夫人像藝術博物館一樣的家,聆聽了他們家族的歷史,還有夫婦二人相愛的故事;還有歷史的傳說、如畫的風景、文化的熏陶、精美的食物……在地球的另一端,原來人們在這樣生活,美不勝收、大開眼界,但此行給我更大的觸動是——慶幸在禾豐這樣一個好的企業(yè)工作,一定要成為一個更好的人,去創(chuàng)造更多的美好,為我們的企業(yè),為我們的行業(yè)、為我們的國家。
秋訪童話國度,美麗記憶永留心底……